在儿童鼻腔问题中,鼻中隔偏曲常因症状不典型被忽视,不少家长可能误以为孩子的鼻塞、呼吸不畅是鼻炎或感冒引起,却不知鼻中隔结构异常才是根源。鼻中隔偏曲指鼻中隔(鼻腔中间分隔左右鼻腔的软骨和骨组织)偏向一侧或两侧,或局部有凸起,影响鼻腔正常功能。了解其主要病因,能帮家长更早发现潜在问题,避免长期忽视影响孩子鼻腔发育。以下为你详细梳理鼻中隔偏曲的4大主要病因:

一、鼻部外伤
鼻部受伤是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常见原因,尤其儿童时期的外伤易被忽视——
儿童鼻中隔各部位仍处于发育阶段,受伤后可能当时症状不明显(如仅轻微鼻出血、短暂鼻塞),家长易未及时重视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鼻中隔软骨或骨骼在发育过程中,会因童年时期的损伤出现生长偏差,逐渐形成偏曲。
成人若遭遇鼻腔撞击、摔倒等外伤,也可能直接导致鼻中隔软骨脱位或骨骼变形;若外伤后未及时复位,鼻中隔可能长期偏向一侧,甚至伴随鼻中隔穿孔,加重鼻腔功能异常。
二、发育异常
发育异常是儿童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病因之一。婴儿时期,鼻中隔由多块软骨构成,随着成长,软骨会逐渐骨化。若发育过程中,软骨生长不均衡、骨骼变形不规则,或各部位发育速度不同步,就可能在鼻中隔关节处形成骨脊、骨棘(凸起),导致鼻中隔偏曲。
其中,儿童常见的“腺体肥大”(腺样体增生)是重要诱因:腺样体肥大时,孩子会长期用口呼吸,导致鼻腔空间受压,鼻尖与鼻腔底部的距离缩短,直接限制鼻中隔的正常发育,进而引发鼻中隔错位、偏曲。
三、鼻腔或鼻窦肿物
鼻腔或鼻窦内的良性肿物若长期未被发现,也可能压迫鼻中隔导致偏曲。这类肿物多生长缓慢,早期症状不明显,如:
鼻腔纤维化(鼻腔黏膜组织增生变硬)、鼻息肉(鼻腔内柔软的良性增生物);
鼻窦囊肿(鼻窦内充满液体的囊性肿物)。
当这些肿物逐渐增大时,会对鼻中隔产生持续压迫,使鼻中隔被迫向另一侧偏移,久而久之形成不可逆的结构偏曲,同时还可能伴随鼻塞加重、嗅觉下降等症状。
四、遗传因素
鼻中隔偏曲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密切相关。若父母或家族中有鼻中隔偏曲的情况,孩子因遗传获得鼻中隔软骨、骨骼发育异常的概率会更高——先天鼻中隔结构存在薄弱点或发育倾向,在成长过程中,即使没有明显外伤或其他诱因,也可能逐渐出现偏曲,属于“先天倾向性病因”。
关键提醒:发现这些信号,及时排查
若孩子长期存在单侧鼻塞、反复鼻出血、睡眠打鼾(尤其固定一侧鼻塞明显),或经常抱怨鼻子不适、头痛,建议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做鼻内镜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。儿童时期及时干预,可避免偏曲加重影响鼻腔发育,减少后续鼻炎、鼻窦炎等并发症的发生。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分享到:
上一篇:为什么会鼻中隔偏曲?南京耳鼻喉科医生解答
下一篇:没有了
